妮豆

【驷仪】尺素

   
      张仪使苦肉计而离秦赴魏,为魏相四年。这四年他与嬴驷之间恐怕更多的只能凭书信传达情意了。尺素在鱼肠,寸心凭雁足。时传尺素,清风朗月,俱寄相思。

 

    入夜已经有微微凉意。

    张仪坐在相府的窗前,挑亮一盏烛火,一轮明月透过镂花的窗格,将幽幽清辉撒落。

    在跳动的烛灯下,张仪缓缓展开一方书帛,轻轻抚摸上面那端丽的字迹,墨色透入柔软洁白的丝绢,一笔一画,撇捺间,有力又工整,张仪的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。

    这是张仪入魏的第二年,当初佯装被嬴华激怒,请辞了秦相,被魏邀请回国,并得魏相之职。只有他和嬴驷明白此举之意,那心照不宣的默契约定。

    张仪爱做指点江山的大梦,为了实现嬴驷与他的江山之梦,他不惜以苦肉计弃秦相之位,怀着宏图大计的兴奋之情赴魏,结果到底如何,张仪并无十足的把握,但凭着孤勇之气他无畏而前。只是可笑那时天真的他,竟然忘记了离别之有多苦。

    一日一日过去,张仪为劝动魏王背叛合纵尊奉秦国而大费唇舌,效果却是不甚理想。眼见相府深庭中繁花稀落,一股愁绪暗生,昼断相思夜梦叠,他心力交瘁。

    这日他接到从秦国送来的书帛。

    半尺书札,字里行间,只是淡淡的问候之语。

    然而张仪从接到的书帛中认出了秦王嬴驷的笔迹。

    在以往的相处中,他知道嬴驷的字写得很漂亮,他亲眼见过嬴驷用修长的手指执笔挥毫,在江山图新拓的疆域上一笔一画地写下“秦”字。

    但更多时候,嬴驷懒得动笔,很多国书他都没有亲自书写过,都是交给专人去完成。有几次出使前的张仪笑称应该王上亲笔写国书,才足以显示秦国的诚意。嬴驷哼地一声,道某某还不配本王亲写国书。

    而这尺素帛上,真是嬴驷的笔迹。卷上那流畅的词句,首言久别离,尾语问君安。未有千言万语,却有淡淡悱恻。

   张仪握着这华帛丝锦,从那一个一个漂亮的字迹里,好似见到那人洁白如玉的面容,明亮深黑的眼眸,促狭肆意的笑容,一股暖流从心涌起,愁绪失意,竟是一荡而空,莫名的勇气凭空顿生。

    在相魏的日子里,张仪对接到秦王的书帛似乎产生了依赖。仿佛只有得了书帛,他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。

    而嬴驷一次一次送来了他亲手书写的信帛。有时候谈起国事,但更多的时候,嬴驷只是谈风花雪月,他用如诗的词句谈起二月春风金黄嫩柳,六月接天荷叶碧莲,九月霜满漫天红枫,冬月银装素裹白雪……流年如水,誓言无声。

    每每华灯初上,张仪拿出一张张书帛,反复默读,一字一句已然烂熟,却是百看不厌。抚我心忧,解我离愁,唯此而已。

    后来,张仪总是铺开尺素,提起笔来,对照着那人的笔迹,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,下笔洇墨,笔锋婉转,写着写着,眼前浮起那人生动的眉眼,如伸手轻轻一触,便可抚到,不由一个失神,指尖染了墨迹。

   后来费尽辛苦,魏王仍不肯听仪。消息传至,秦王怒,伐取魏之曲沃、平周,复阴厚张仪益甚。

   秦王的书帛里,没有对他的怨言,只有蕴于温暖词句中的信任与抚慰。

    张仪惭,无以归报。当秦王得知他的愧意后,送来的书帛中充满了漫不经心的调侃,就像他们以往相处间的小吵小闹、打诨插科。张仪拿着书帛,哭笑不得,唇角却忍不住轻轻翘起。

    后来他们中了公孙衍之计,张仪九死一生,却矢心返秦,终遂心愿。

    他狼狈奔逃,随身却始终携着那些书帛。

    归秦,俯于那人面前,昨日分别如无根漂萍,蓦然相聚今夕何时何年!
    
    人生之事往来如梭,历尽红尘此是吾乡。

    那人行下座来,也不说什么,只是十八摸摸遍了自己的全身。

    再拜秦相。

    后来一日,嬴驷见他呈递上来的奏章,不由惊奇:“相国,你什么时候变了字迹,为何这字这么像寡人的字?”

    张仪脸腾地红了,他劈手夺过奏章,心虚却又狡辩道:“哪里像?王上你定是眼花了。”

    嬴驷只是笑:“像也没关系啊,以后相国出使写国书,正好如寡人亲书。”

    张仪急了:“王上,臣岂敢行此不臣之举?”

    嬴驷撇嘴:“相国,你越来越开不起玩笑了。”趁张仪一个不留神,又夺过奏章,边看那字边笑。

    张仪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家王上在那傻乐,却说不出,曾失去过才分外珍惜,自此后,可以出使,不愿离秦。不愿受此长久离别之苦,不愿孤灯之下唯有临摹尺素慰心。

    不要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。

 

评论(21)

热度(218)

  1. 共1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